文化部开展重点实验室建设有何战略考量?
支撑和引领文化创新发展——文化部科技司司长孙若风谈文化部重点实验室的思考和实践
光明日报记者韩业庭报道:今年1月,文化部公布了12个第二批重点实验室名单。文化部开展重点实验室建设有何考量?这些重点实验室将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日前,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独家采访了文化部科技司司长孙若风。
记者:文化部开展重点实验室建设有何战略考量?
孙若风:当前,我们迎来了一个科技的时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进行中,各种新技术正广泛渗透到文化领域,重塑了我们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引领、支撑着文化的建设发展。文化部希望通过开展重点实验室建设,及早在文化科技前沿进行布局,主动把握文化科技的发展方向。同时,我们还希望把实验室建成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切实扭转文化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此外,我们也希望将实验室建成孵化和信息交流的平台,为解决具体的问题提供技术方案。
记者:第一批重点实验室运行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果?
孙若风:2014年以来,第一批6个实验室共承担科研任务89项,共获申请和授权专利16项,发表学术论文62篇、专著5篇。其中,演艺装备系统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开展了舞台感温示警电缆、移动式公共文化方舱系统,以及舞台安全检测与系统评估标准、演艺系统基础数据普查与分析等研究;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部重点实验室用艺术和科学、内容和技术结合的理念,以集成创新的方式将新媒体、虚拟现实、3D交互和信息网络等数字技术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实现了演艺表演语汇的创新、艺术形态的更新及创作工具的革新等。
同时,实验室成为聚集领军型人才和创新团队的重要基地,优秀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视听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文化部重点实验室,通过开展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和队伍建设,形成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鼓励科研人员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多出成绩,试行“导师制”和“科研助手制”,由专家、学术带头人和客座研究人员带教,使青年科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记者:实验室在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
孙若风:从第一批实验室运行的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实验室的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原始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研工作的高精尖和厚积薄发等特点决定了要有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原始积累阶段。要不断积累技术、人员、仪器设备等;要通过外引内联,加强实验室的集成创新能力,提升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二是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科研人员匮乏。缺乏研究造诣精深的学术领军人物,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影响力的年轻学术带头人较少,存在“重科研鉴定,轻教学育人”的现象。应加快高层次科研人员引进或外脑内用的步伐,扩大交流合作,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明确激励机制,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科研人员。
记者:如何在首批实验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实验室建成高水平的文化科技基地?
孙若风:要加强对实验室运行效果的评估。比如,去年我们就开展了首批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6家实验室对2015年度发展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自我评估;文化部科技司组织专家小组,从实验室研究水平与贡献、研究队伍建设、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开放与运行管理等角度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形成了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专家评估意见。同时,我们建立了退出机制,对于运行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实验室,我们将予以清退。今后在实验室的评审认定上,我们将更加强调实验室应具有总体定位与研究方向明确、研究水平与贡献显著、研究队伍与人才培养水平高等特征。
我们希望到2020年,面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基本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技术先进、运行高效、良性发展的文化重点实验室体系。在文化科技基础性工作、文化艺术资源保护与开发、文化艺术创作与生产、传统工艺研究与利用、文化传播与服务、文化装备设计与研发等文化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学科方向,培育与组建30个左右重点实验室,基本建成与文化繁荣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点实验室体系,成为文化科技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